您的位置:首頁 > 相關資訊 > 行業新聞
無效勞動合同認定標準及2025年最新案例解析
時間:2025-07-16 14:33:25 來源: 作者:
無效勞動合同認定標準及2025年最新案例解析
一、無效情形的法定類型
根據2025年《勞動合同法》第二十六條及人社部最新政策,無效勞動合同分為三類:
1. 意思表示瑕疵型
欺詐:如用人單位虛構崗位信息、勞動者偽造學歷
脅迫:如以解雇相威脅簽訂不平等條款
乘人之危:如利用勞動者急需就業心理簽訂顯失公平合同
2. 權利義務失衡型
免除用人單位法定義務:如約定“工傷概不負責”“不繳納社保”
排除勞動者權利:如限制結婚生育、強制收取押金
3. 違法違規型
違反強制性規定:如招用童工、約定試用期超過6個月
程序違法:如電子合同未通過政府平臺簽訂
二、2025年最新司法動態與案例解析
1. 無效認定程序創新
仲裁前置原則:爭議需先經勞動仲裁委確認無效(新疆某公司電子簽名案)
電子證據審查:區塊鏈存證、操作日志成為關鍵證據(成都中院案例)
2. 典型案例解析
案例1:欺詐訂立合同案
案情:河南某公司隱瞞職業危害,勞動者入職后患職業病
判決結果:合同無效,公司支付醫療費、傷殘補助金共計86.121.8元
法律依據:《勞動合同法》第二十六條、第八十八條
案例2:電子合同效力案
案情:新疆某公司使用掃描簽名簽訂合同,被認定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
判決結果:支付雙倍工資差額34.073.57元
合規建議:電子合同需通過人社平臺簽訂,保留勞動者授權證據
三、無效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
1. 合同效力處理
全部無效:合同自始無效,勞動關系消滅,但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需支付報酬(參照同崗位標準)
部分無效:有效條款繼續履行,如工資、工作內容條款
2. 賠償責任承擔
用人單位過錯:賠償勞動者工資損失、社保待遇差額(河南閆某案)
勞動者過錯:如偽造學歷導致合同無效,用人單位可不支付經濟補償
3. 行政處罰風險
招用童工:每招用一名童工每月處5000元罰款(《禁止使用童工規定》)
未繳社保:責令補繳并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
四、實務操作指南
1. 無效情形預防與應對
用人單位:
建立條款合法性審核流程,避免“工傷免責”“放棄社保”等無效條款
使用政府認可的電子簽約平臺,確保簽名可靠、合同文本可追溯
勞動者:
保留用人單位欺詐的溝通記錄(如微信聊天記錄)
入職前核實崗位信息,要求用人單位提供書面合同
2. 爭議解決策略
證據收集:保留工資流水、考勤記錄、合同文本,必要時申請筆跡鑒定
程序選擇:優先通過勞動仲裁解決爭議,對結果不滿再起訴
賠償計算:未簽書面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按實際工資計算
無效勞動合同的認定是平衡勞資利益的關鍵制度。建議用人單位強化合規意識,勞動者注重證據留存,共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關資訊
浩云動態RELATED
更多>>最新案例NEWS
更多>>2023-11-27
一般請律師打官司要多少錢?2024-10-25
遺產繼承紛爭:案例剖析與法律啟示2024-10-24
離婚財產分割中的遺產繼承權解析2024-08-06
工程合同糾紛法律解析案例:工程完工后對方以質量為由不付款2024-08-06
浩云律所助力企業破繭重生:成功代理廣告企業破產清算案2024-08-06
破產清算企業也有回旋余地?浩云律師助當事人成功破產重整保住資產